阅江楼
3~5月,9~11月
阅江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位于南京古城西北角,临近长江。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京师(今南京)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比较出众,后入选《古文观止》。建楼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后,突然决定停建。直至二〇〇一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这副绝妙的对联,是南京阅江楼六百年风雨沧桑的真实写照。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的大江滚滚东去,一览无余,仿佛郑和下西洋以来六百年烟雨尽收眼底。阅江楼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年郑和庞大的船队就是从南京下关龙江出水,浩浩荡荡地从这里驶向太仓刘家港起锚地。 阅江楼风景区的一对雄狮,高4.8米,重约30吨,用苏州金山石整块雕刻而成,风格为明太祖时期,并按照盱眙县明祖陵的守门狮子刻制。两只雄狮,气势雄浑,具有皇家气概。汉白玉碑刻———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由当代书法家抄写,碑的背面刻的是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被选入《古文观止》。汉白玉从北京房山开采出来,高律3.1米,宽4.8米,重15吨,是全国较大的汉白玉碑刻。 阅江楼鼎,重4吨,鼎上刻篆字:“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
”景点简介:
阅江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位于南京古城西北角,临近长江。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京师(今南京)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比较出众,后入选《古文观止》。建楼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后,突然决定停建。直至二〇〇一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这副绝妙的对联,是南京阅江楼六百年风雨沧桑的真实写照。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的大江滚滚东去,一览无余,仿佛郑和下西洋以来六百年烟雨尽收眼底。阅江楼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年郑和庞大的船队就是从南京下关龙江出水,浩浩荡荡地从这里驶向太仓刘家港起锚地。 阅江楼风景区的一对雄狮,高4.8米,重约30吨,用苏州金山石整块雕刻而成,风格为明太祖时期,并按照盱眙县明祖陵的守门狮子刻制。两只雄狮,气势雄浑,具有皇家气概。汉白玉碑刻———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由当代书法家抄写,碑的背面刻的是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被选入《古文观止》。汉白玉从北京房山开采出来,高律3.1米,宽4.8米,重15吨,是全国较大的汉白玉碑刻。 阅江楼鼎,重4吨,鼎上刻篆字:“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
开放时间:7:00-18:00(4月1日-10月31日);7:30-17:3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用时参考:2小时
公交:公交:公共交通 1、坐100路到大桥南站下,下车后是个Y字型路口,走右边的那条小路,大概要走10分钟走到顶左转,就可以看见凤仪门,凤仪门下面就是阅江楼的南门 2、南京火车站乘坐10路公交车大桥饭店站下车即到 其他:乘21、18、16、54、盐轮线即可到达
景点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建宁路2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