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溪
3~4月,10月,12月
宋溪及其附近的宋迹位于海丰县可塘镇与陶河镇的交界处的宋溪头村,它被这里的群众称为直渠溪。宋溪长2里许,深4米许,溪面宽8米,两边河床各20米。据《海丰县志续编》的《古迹》一节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南十里为和丰喾,一望沃野,水道不通,宋舟至此,凿而通之。由广贩盐诸舶往往聚此。”海丰境内的赤岸河,流至陶河镇的大小屿村的东面东折,其下游称为东溪;赤岸河的另一支流向西拐弯,称之为西溪。东西两溪相距近处约2公里。 宋末,端宗兵败南逃,所渡兵船从陆丰县甲子镇随东溪往西溪至此,见水路不通,便凿通连接东西两溪。使兵船由东溪开往西溪而到达丽江浦。后人便把宋军开凿之溪叫为宋溪。这个村庄也因此而称为宋溪头村。宋溪周围还有很多的宋迹。宋溪头村西郊200米处的“宋王山”是一个圆形的小山包。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南逃到此,曾驻扎于这小山上,后人称之为“宋王山”。相传当地百姓曾用在东溪捕捞的“白仔鱼”煮汤敬奉宋端宗佐餐,当时适逢白仔鱼的鲜肥季节,鱼汤泛起一层金色的油珠,鲜甜可口,宋端宗连声夸奖说:“此真乃玉饭佐金汤!”。 在宋溪东边5里还有“宋师岭”。当年宋军在该岭筑土为阶以通兵,由此得名,其岭长500多米,原路面宽仅2米,解放后加宽至4米,并掘高填低,现路面较平坦。“圣井”和“御宴潭”位于海丰县附城乡新南乡的小金笼山(也叫鹿境山)的南坡。当年,宋端宗虽兵败至此,而率兵勤王的文天祥却克复潮阳、惠州等地
”景点简介:
宋溪及其附近的宋迹位于海丰县可塘镇与陶河镇的交界处的宋溪头村,它被这里的群众称为直渠溪。宋溪长2里许,深4米许,溪面宽8米,两边河床各20米。据《海丰县志续编》的《古迹》一节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南十里为和丰喾,一望沃野,水道不通,宋舟至此,凿而通之。由广贩盐诸舶往往聚此。”海丰境内的赤岸河,流至陶河镇的大小屿村的东面东折,其下游称为东溪;赤岸河的另一支流向西拐弯,称之为西溪。东西两溪相距近处约2公里。 宋末,端宗兵败南逃,所渡兵船从陆丰县甲子镇随东溪往西溪至此,见水路不通,便凿通连接东西两溪。使兵船由东溪开往西溪而到达丽江浦。后人便把宋军开凿之溪叫为宋溪。这个村庄也因此而称为宋溪头村。宋溪周围还有很多的宋迹。宋溪头村西郊200米处的“宋王山”是一个圆形的小山包。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南逃到此,曾驻扎于这小山上,后人称之为“宋王山”。相传当地百姓曾用在东溪捕捞的“白仔鱼”煮汤敬奉宋端宗佐餐,当时适逢白仔鱼的鲜肥季节,鱼汤泛起一层金色的油珠,鲜甜可口,宋端宗连声夸奖说:“此真乃玉饭佐金汤!”。 在宋溪东边5里还有“宋师岭”。当年宋军在该岭筑土为阶以通兵,由此得名,其岭长500多米,原路面宽仅2米,解放后加宽至4米,并掘高填低,现路面较平坦。“圣井”和“御宴潭”位于海丰县附城乡新南乡的小金笼山(也叫鹿境山)的南坡。当年,宋端宗虽兵败至此,而率兵勤王的文天祥却克复潮阳、惠州等地
用时参考:1小时
景点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可塘镇与陶河镇的交界处的宋溪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