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墩

最佳旅行时间:

3~5月,9~11月

推荐理由

又称烟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崇文区永定门外。建于元代。原为土台,为报警烽火台。后立碑,砖包四周。墩台下广上狭,平面呈正方形。元代始建。燕墩的砖台下宽上窄,平面呈正方形,台底边长约15米,台顶长约14米,台高约9米。墩面正中是四方形土坛,正南有石阶。土坛正中竖立乾隆帝御制碑1通,碑身长方形,承以白石束腰须弥座,座宽及高各为1.9米。束腰部分用高浮雕持法雕出水神像24尊,均袒胸裸足跌座于海水之上,须弥座四面各雕花纹5层,分别为龙、云、菩提珠、菩提叶、牛头马面及佛像,四角也各刻佛像1尊。 碑身每面宽1.58米,高7.5米,南、北碑面四周刻以云状花纹。南面刻有《皇都篇》,北面刻有《帝都篇》,均为清乾隆十八年(1753)“御笔”。汉、满文对照。每面汉字8行,阴文楷书。碑文记述北京幽燕之地的徽记。碑顶有石檐,檐下有石雕3层,碑顶为四角攒尖顶,四脊各有一龙。 元、明时期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 墩台下基四面各边长14.87米,台面各边长13.9米,台底至台面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仅存痕迹。墩北面有石门2扇,高2米,宽0.7米,“文化大革命”中一扇被毁。所存木质红漆门是1985年仿制。1987年燕墩被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燕墩本身。1990年对维修台顶部分,并对石碑碑身进行了防护处理。2004年辟为燕墩公园。

景点简介:

又称烟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崇文区永定门外。建于元代。原为土台,为报警烽火台。后立碑,砖包四周。墩台下广上狭,平面呈正方形。元代始建。燕墩的砖台下宽上窄,平面呈正方形,台底边长约15米,台顶长约14米,台高约9米。墩面正中是四方形土坛,正南有石阶。土坛正中竖立乾隆帝御制碑1通,碑身长方形,承以白石束腰须弥座,座宽及高各为1.9米。束腰部分用高浮雕持法雕出水神像24尊,均袒胸裸足跌座于海水之上,须弥座四面各雕花纹5层,分别为龙、云、菩提珠、菩提叶、牛头马面及佛像,四角也各刻佛像1尊。 碑身每面宽1.58米,高7.5米,南、北碑面四周刻以云状花纹。南面刻有《皇都篇》,北面刻有《帝都篇》,均为清乾隆十八年(1753)“御笔”。汉、满文对照。每面汉字8行,阴文楷书。碑文记述北京幽燕之地的徽记。碑顶有石檐,檐下有石雕3层,碑顶为四角攒尖顶,四脊各有一龙。 元、明时期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 墩台下基四面各边长14.87米,台面各边长13.9米,台底至台面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仅存痕迹。墩北面有石门2扇,高2米,宽0.7米,“文化大革命”中一扇被毁。所存木质红漆门是1985年仿制。1987年燕墩被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燕墩本身。1990年对维修台顶部分,并对石碑碑身进行了防护处理。2004年辟为燕墩公园。

开放时间:08:00-18:00

景点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永定门外大街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