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遗址
3~5月,9~11月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载,“清翰院有登瀛门内堂五楹,堂西为读讲厅,东为编检厅。左廊围门内为状元厅(乾隆三十八年后改为功臣馆);右廊围门内有二祠,朝南为昌黎祠,朝北为土谷祠。堂之后为穿堂,左为待诏厅,右为典簿厅。再后为后堂,该堂朝南,中有宝座,特为皇帝临寺而设。后堂东西屋为藏书库。院内偏东有一井亭,据说为明代学士刘定之所浚,故名为刘井。西有一柯亭,为明代学士柯潜所建。 自刘井而东为清秘堂(旧为东斋房,乾隆九年重修复地赐额“集贤清秘”,故易名),堂前是瀛洲亭,亭下方有凤凰池。池南有宝善堂,堂后为陈乐轩。自柯亭而西为先师祠,祠为南西斋房(旧为皇清文颖馆、功臣馆),又南为原心亭”。此处原为明代鸿胪寺旧址,明正统七年(1442年)在此建翰林院。清初将翰林院并入内三院。康熙年间又在明翰林院旧址重建,并定为正三品衙门。翰林院自雍正以后,成为重要国家储才机关。雍正皇帝曾这样说过:“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纯粹,始为无忝厥职,所以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 清朝皇帝为表示对翰林院重视,常到翰林院与王公大臣、官员等举行宴会,事前通知有关部门做好陈设以宝座,乐器等准备工作,届时与王公大臣赋诗纪盛。本文图上的石碑即是嘉庆皇帝临幸后留下的。1900年前,坐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所以公安部内有很多外国使馆遗址),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较大较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
”景点简介: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载,“清翰院有登瀛门内堂五楹,堂西为读讲厅,东为编检厅。左廊围门内为状元厅(乾隆三十八年后改为功臣馆);右廊围门内有二祠,朝南为昌黎祠,朝北为土谷祠。堂之后为穿堂,左为待诏厅,右为典簿厅。再后为后堂,该堂朝南,中有宝座,特为皇帝临寺而设。后堂东西屋为藏书库。院内偏东有一井亭,据说为明代学士刘定之所浚,故名为刘井。西有一柯亭,为明代学士柯潜所建。 自刘井而东为清秘堂(旧为东斋房,乾隆九年重修复地赐额“集贤清秘”,故易名),堂前是瀛洲亭,亭下方有凤凰池。池南有宝善堂,堂后为陈乐轩。自柯亭而西为先师祠,祠为南西斋房(旧为皇清文颖馆、功臣馆),又南为原心亭”。此处原为明代鸿胪寺旧址,明正统七年(1442年)在此建翰林院。清初将翰林院并入内三院。康熙年间又在明翰林院旧址重建,并定为正三品衙门。翰林院自雍正以后,成为重要国家储才机关。雍正皇帝曾这样说过:“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纯粹,始为无忝厥职,所以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 清朝皇帝为表示对翰林院重视,常到翰林院与王公大臣、官员等举行宴会,事前通知有关部门做好陈设以宝座,乐器等准备工作,届时与王公大臣赋诗纪盛。本文图上的石碑即是嘉庆皇帝临幸后留下的。1900年前,坐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所以公安部内有很多外国使馆遗址),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较大较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
景点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路南公安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