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最佳旅行时间:

3~5月,9~11月

推荐理由

十三陵是中国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明代迁都北京后,自成祖朱棣起,至末帝思宗朱由检止,共十四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均葬此。依次为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毅宗思陵。 十三陵是一个整体性强、布局主从分明的大型陵墓群。清初明陵遭破坏,乾隆年间曾进行修缮。1956年发掘定陵。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陵的范围与布局: 十三陵陵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环山,依山势建围墙。正门大红门开在南端,在各山口、水口处建关城和水门。大红门前有石牌坊和下马碑。牌坊为五间六柱,庑殿顶,东西通宽33.6米,高10.5米,为中国较大石坊。 大红门南向,券门三洞,无木架,全部砖石结构。单檐,庑殿顶,顶覆黄瓦,红墙,白石基础,东西长37.6米,南北宽11.4米。门南两侧各有下马石碑。门东北部为拂尘殿,为皇帝祭陵更衣所在,今仅存遗迹。门北为总神道,直达长陵。 神道长约1060米,南端建有大碑楼,重檐歇山顶,顶覆黄琉璃瓦,四面开门。内立“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外四隅各立雕龙华表。碑楼北神道两侧立石望柱和巨大的石象生18对,相向而置。计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4,皆2蹲2立;石人12个: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

景点简介:

十三陵是中国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明代迁都北京后,自成祖朱棣起,至末帝思宗朱由检止,共十四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均葬此。依次为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毅宗思陵。 十三陵是一个整体性强、布局主从分明的大型陵墓群。清初明陵遭破坏,乾隆年间曾进行修缮。1956年发掘定陵。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陵的范围与布局: 十三陵陵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环山,依山势建围墙。正门大红门开在南端,在各山口、水口处建关城和水门。大红门前有石牌坊和下马碑。牌坊为五间六柱,庑殿顶,东西通宽33.6米,高10.5米,为中国较大石坊。 大红门南向,券门三洞,无木架,全部砖石结构。单檐,庑殿顶,顶覆黄瓦,红墙,白石基础,东西长37.6米,南北宽11.4米。门南两侧各有下马石碑。门东北部为拂尘殿,为皇帝祭陵更衣所在,今仅存遗迹。门北为总神道,直达长陵。 神道长约1060米,南端建有大碑楼,重檐歇山顶,顶覆黄琉璃瓦,四面开门。内立“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外四隅各立雕龙华表。碑楼北神道两侧立石望柱和巨大的石象生18对,相向而置。计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4,皆2蹲2立;石人12个: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

开放时间:明定陵、明长陵:旺季8:00-17:30;淡季8:30-17:00 明昭陵:旺季8:30-17:30;淡季8:30-17:00 总神道:旺季8:10-17:30,旺季8:30-17:00

用时参考:4.5小时

公交:公交:公交:昌平线的南邵站换乘昌67路可在昭陵村下车,之后徒步可以前往昭陵;昌67路大宫门下车,可徒步走完神道后,坐公交879路去往定陵和长陵。

景点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